凯发·k8国际(中国)-登录首页

    服务热线:155 7582 8627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研究文章
    研究文章

    科技与文旅的碰撞将落地哪些场景?

    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发展的突飞猛进,更多奇思妙想正在变为现实,并日益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面对新一轮科技浪潮的冲击,有哪些新科技手段值得文化和旅游行业关注?

     

    人工智能加速落地

    在2018年12月《科学》杂志封面上,“阿尔法狗”进化版“阿尔法零”亮相,在“自学”4小时后击败了国际象棋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零”的飞速成长从侧面反映出2018年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国家高度关注人工智能发展,积极开展相关政策制定和科技研发落地。2017年,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使中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已超越技术概念,正在上升为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发展立足点和新机遇。当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在语音识别、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等重点细分领域,智能化产品已有较好的技术和产业基础,部分细分领域的产品甚至走在国际前列。预计到2020年,人工智能的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在未来,人工智能可能率先应用在较为成熟且需求强烈的领域,如医疗、安防、语音识别、智慧城市等领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行业智能化水平。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图书馆法》明确,鼓励和支持发挥科技在新时代图书馆建设、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今年春节期间,国家图书馆在部分阅览室启动人工智能服务、人脸识别借书等措施,例如,读者在完成人脸数据采集后,可通过人脸扫描进入中文图书阅览区,也可“刷脸”借书。

     

    图书馆刷脸借书

     

    人工智能对于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前景可期。2018年5月,主题为“智能体验·智慧生活”的2018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在江苏苏州举行。开幕式上启用的语音翻译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等技术刷新了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也让人们看到了来自10个国家的200多家企业和人工智能机构带来的1000多种人工智能产品。在众多科技企业和运营商、芯片厂商的共同推动下,不仅让人工智能设备能感知用户,还能让设备通过嵌入的智能语音技术,使得智慧生活场景下的人机交互更加便捷和自然。

     

    物联网助力智能导览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和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被运用到文化和旅游场景消费中,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调度算法、视频图像分析等技术与文化和旅游行业深度融合,为提升受众体验、增效降本提供了技术支持。

     

     

    物联网与文化和旅游行业的深度融合受到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2016年12月,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就提出,要持续推进旅游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机场、车站、码头、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等重点区域无线网络建设,在游客集中区、环境敏感区和高风险地区加强物联网设施建设。同时,加快建设旅游产业大数据平台,构建全国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平台,实施“互联网+旅游”创新创业行动计划,建设一批国家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企业和智慧旅游乡村。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物联网技术在文化和旅游行业大有作为。

     

    无人机打造“天空慧眼”

    近年来,小型智能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许多文化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双“天空慧眼”。这一点在考古和大遗产保护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

     

    众所周知,长城大多建造在险峰断崖之上,文保人员以传统方式对长城进行勘察、修缮和维护一直存在不少困难。为此,2018年5月,文物保护基金会开始探索用无人机技术开展长城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在无人机的帮助下,文保人员可以对长城城墙进行航拍,获取高分辨率图像,更加清晰、全面地了解长城的保存现状,判断急需修缮的墙面裂痕,进而为长城的修缮、维护提供具体指导,甚至为后续长城的自然损坏情况和修缮工作生成预测性数据。据悉,目前,国家文物局已在全国15个省区市的部分长城重要点段开展试点工作,利用无人机进行定期飞行巡查,及时发现、核实长城的变化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无人机航拍、遥感技术被誉为“云端考古”,为考古人员在空中增添了一双“慧眼”。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无人机也大有作为。借助无人机,考古人员可以获取、总结我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全貌,并通过建立相关数据库进行对比,为古村落等级定性和价值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沉浸式技术让博物馆更智慧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VR、MR、AR等沉浸式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文化领域。通过沉浸式技术,任何虚拟场景都可以使公众身临其境,获得“亲身体验”。

     

     

    例如,当下很多博物馆运用沉浸式技术让观众感受到“穿越时空”与文物对话的魅力。在2018年9月举办的第七届重庆(国际)文博会现场,观众戴上VR设备,可以轻松实现景区的虚拟漫游;观众进入全息演示区域,便可以看到伟人在书桌前书写《沁园春·雪》的影像。不得不说,在“互联网+”时代,实现观众与博物馆之间更密切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沉浸式技术为博物馆文物展示、文创产品开发、观众互动体验提供了更多可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