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国际(中国)-登录首页

服务热线:155 7582 8627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研究文章
研究文章

万达小镇讲好丹寨故事有多难?

丹寨万达小镇的鸟笼小院,是一个颇有特色的网红打卡地。我们和鸟笼非遗传承人杨雪亮的对话就发生在这里。店铺内高高低低挂满了大小不一的鸟笼,星星点点的光亮从鸟笼造型的灯里投下,构筑了一个奇妙的光影世界。

 

但早春时节的阴雨让多数游客失去了拍照打卡的兴致。少了一些拍照游客对杨雪亮来说倒算不上烦恼——毕竟光顾鸟笼小院的大部分客人,真的只是来拍个照而已。

 

湖南旅游规划

 

有些客人问过鸟笼的价格会试着砍价。杨雪亮嘀咕,“他们像买菜一样。‘你这定价680元是吧?200卖不卖?’”每当这时他会很想告诉这些客人:“你想照相就照好了,不要用这些话来看扁我们匠人。”

 

卡拉村的鸟笼 非遗的定价

 

制作鸟笼的技艺来自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那里人人都会制作鸟笼,杨雪亮也是其中之一。当地少数民族喜斗鸟,本地楠竹被卡拉村村民就地取材,制成了圆、尖、扁、上小下大的罗汉肚、腰鼓形等造型不一的鸟笼。

 

鸟笼的制作不仅仅是一项技术,而是卡拉村日常生活与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一个好鸟笼的制作过程融入了制作者对鸟的观察和了解,不同体型、习性的鸟适合的鸟笼大小、笼丝间隔、形状等都有讲究。

 

这是一项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技艺,但其传承仅限于卡拉村。卡拉村村民世代在村里做鸟笼,在交通不便、宣传和销售渠道有限的情况下,卡拉鸟笼很难被卖到比丹寨县城更远的地方了。

 

杨雪亮的丹笼工艺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笼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卡拉村最早成立的鸟笼制作公司。以鸟笼、蜡染、古法造纸和锦鸡舞为代表的丹寨非遗文化,则是丹寨万达小镇在规划阶段选定的切入点,能使其与贵州地区其他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景区形成差异。2017年,杨雪亮在丹寨万达小镇邀请下入驻鸟笼小院。

 

丹笼公司近两年销售收入的上涨,应该也有丹寨万达小镇的一份功劳。2016年,公司的销售收入为100万元。2017年,鸟笼小院开业。2018年,公司销售收入近200万,其中订单收入占2/3,来自外省的订单较2017年上涨一倍多。公司对外承接订单后,通过卡拉村的鸟笼制作合作社向村民派发订单,并向合作社收购村民制作的鸟笼。

 

长沙旅游规划

 

我们面前的小鸟笼售价1800元。杨雪亮相信,这个纯手工制作、对制造工艺要求甚高、耗时十多天的鸟笼值得起这个价格。“你看它的笼丝,要拉多少遍才能达到这种程度,纯手工一根根地拉,每一根要拉很多次”。手工拉出的笼丝,具有机器制作的鸟笼无法具备的韧性。

 

但传统手工艺品高昂的价格,显然并非每个踏进鸟笼小院的游客都能接受。

 

这也是为何负责小镇运营的丹寨县小镇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管公司”)员工会一边协助非遗商户在“丹寨万达小镇”微信小程序中上线产品,一边半开玩笑地表示,“非遗商户是最让人‘头疼’的”。“同样一个东西,3000块卖10个,和2800块卖100个,哪个划算?肯定是2800块卖100个划算。但他们不懂,他们觉得我的东西值一千,那就得卖一千。”

 

小镇给到非遗商户的支持力度不小。非遗商户的店铺都是精装铺,交付时已经完成了所有的装修。2018年、2019年,小镇商管公司还曾联合40多家万达广场采购非遗商户的产品,并帮助这些商户拓展销售渠道。

 

在这位商管公司员工看来,“非遗传承人都是只有技艺,不懂营销、不懂推广”,而选择以非遗文化为底色的丹寨万达小镇必须思考以何种方式让这些古老的技艺不仅被人们所认识、也被市场所认可。

 

杨雪亮表示,相比当地其他只生产鸟笼的厂家,丹笼公司已在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在鸟笼造型基础上改造的灯饰是丹笼公司的产品之一,景区、特色酒店、农家乐等都是其客户。但价格的让步空间却十分有限,“几天功夫才做出一个鸟笼,别的不算,你也要把人工工资算进去”。

 

好看的丹寨故事 怎么讲?

 

丹寨万达小镇共引入非遗体验商户26家,建有三个非遗小院:鸟笼小院、蜡染小院和造纸小院。如果你愿意沉下心去了解,它们可以是丹寨故事的一个入口。

 

湖南旅游规划

 

非遗文化不是丹寨故事的全部。

 

丹寨县境内有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水族等21个少数民族。丹寨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信息显示,丹寨县总人口17.4万人,其中苗族占总人口的78%以上。

 

在丹寨万达小镇原尤公文化馆改造成的“云上丹寨影像展馆”,集中展示着“云上丹寨摄影月赛”启动以来的优秀作品,每月更新,主题涉及人物、风景、苗侗族风情……在展馆组成一幅关于丹寨的故事长卷。

 

丹寨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刘蔚曾这样高度评价云上丹寨摄影月赛活动:“丹寨摄影月赛吸引了大量的摄影师来到丹寨拍片,通过他们的摄影作品,美丽的丹寨得以让更多的人知晓,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到丹寨旅游,带动丹寨脱贫致富。”

 

如果说博物馆展出的是一个视觉上的丹寨故事,那么另一个丹寨故事则流淌在一种曲调独特的音乐中。从早到晚,总能听到这种声响极具穿透力的乐声从小镇的某个角落传出,出自一种苗族传统乐器——芦笙。

 

  

在小镇里吹芦笙的人们,都来自距县城不远的排牙村,那里男子从小学吹芦笙,女子从小学跳芦笙(注:为吹芦笙伴舞)。在一间名为苗乡侗寨的饭馆里,我们见到了一位芦笙表演非遗传承人的儿子、一个在饭店迎宾队里吹芦笙的青年。在离家打工的十六年里,他和几个同乡在深圳、上海先后在各种民族特色酒店演奏芦笙,丹寨万达小镇的开业让他终于有机会在自己的家乡以吹芦笙为业。

 

迎宾队有男有女,男生吹芦笙,女生唱祝酒歌,这对于来自外地的游客是颇为新鲜的体验。一个迎宾队的女孩觉得,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通过表演“高山流水”等祝酒节目,以及与游客的问答互动,“把我们的苗族文化宣传出去”。

 

 

在挖掘与宣传丹寨当地文化方面,丹寨万达小镇有着大手笔的投入和令人瞩目的动作。201873日,耗资数千万元、由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与万达集团联手打造的大型苗族歌舞情景体验剧《锦秀丹寨》在丹寨万达小镇的锦秀剧场完成首演。剧目“以丹寨苗族锦鸡传说为蓝本”进行提炼和神话,讲述了“娜悠、岜尤的忠贞爱情和苗族史上伟大的迁徙之路”。

 

根据相关报道,全剧分为“稻花神祭”、“涿鹿恋歌”、“向南向西”、“枫茂方尤”、“爱洒人间”、“图腾之舞”六幕,在舞台效果上运用了可伸缩高清LED显示屏、水火喷泉、数控水帘、水中升降舞台等科技手段,将让观众在全方位、多感官的观剧体验中对苗族历史文化有更为饱满的感悟。在携程旅行网,《锦秀丹寨》演出目前的评分为4.7分(满分5分),从评论不难看出,震撼的舞台效果为演出增色不少。

 

兴许是为了打破语言的阻碍,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能深入了解丹寨苗族的传说,尽管当地苗族有自己的语言,新旅界(LvJieMedia)注意到《锦秀丹寨》的台词和若干歌曲均使用了普通话。

 

进得去的“茶” 出不来的“酒”

 

语言也许不是小镇讲好丹寨故事的唯一阻碍。

 

万达给丹寨带来了很多新鲜的事物和视角。正规的商业管理方式、“万达”系的影院、游戏城、甚至丹寨县的第一家德克士,都向这个略显闭塞的县城展露一片前所未见的天地。

 

 

“轮值镇长”项目则像一个通道。电影《父子雄兵》的公益点映、嘻哈音乐专场表演、世界小姐的T台秀、全球科幻作家工作坊……这些活动仿佛存在于和丹寨完全不同的别个世界,而在来自各行各业、世界各地的镇长们的努力下,它们也出现在了丹寨。

 

另一方面,采用摄影、短视频、直播、文章等多种形式向外界宣传丹寨的风景、美食、少数民族文化和非遗文化的镇长不在少数。为了让更多的国外游客认识丹寨,第64任“轮值镇长”、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丛书的作者与前编辑柯锐思还曾把丹寨推荐给《孤独星球》创始人,希望把丹寨列入丛书系列。

 

52个镇长”命名的轮值镇长项目曾在2018年戛纳国际创意节上斩获铜狮大奖,它在传播效果上的成功毋庸置疑。每一位镇长都在丹寨创造了一个新的故事,也以自己的方式对外讲述了一个关于丹寨的故事。

 

在镇长们创造的丹寨故事中,没有比第13任镇长刘殿兴的故事更有意义的了。在丹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刘殿兴“镇长”与万达集团企业文化中心共同策划打造了丹寨扶贫茶园,让很多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没有任何其他技能的贫困农户在劳动中寻回了生活的尊严。

 

 

贵州省是中国种植茶叶面积最大、茶叶出产量最大的省份,茶叶产生的价值在全国却在倒数之列。“没有品牌,没有工艺”。拥有“国家茶叶评审员”资质的刘殿兴是中国最懂茶的人之一,十分清楚贵州茶叶制作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让绿茶颜色好看,杀青温度不够,压分量不说最重要的是对胃的刺激大。贵州本地的红茶,烘干成茶后的精制工序都是没有的,只能算是半成品”。

 

在他为丹寨研制的丹红(红茶)、丹绿(绿茶)两款茶叶销往全国各地并广受好评之前,刘殿兴做的重要事情是亲自上阵,从种树堆肥,到炒制选叶,教会当地村民怎样做出纯净的好茶叶,又亲身传授,让丹寨万达小镇茶叶店的店员了解茶道。

 

 

如今,但凡对丹寨万达小镇稍有关注的人,都会听说丹红、丹绿的大名,并由此了解丹寨“中国富硒锌茶叶之乡”的称号。事实上,丹寨当地原本的茶文化极其淡薄。“无酒不成席”,酒文化才根植在每个贵州人的灵魂深处,无论男女老少,酒是当地人生活离不开的东西,小镇60%的游客来自贵州省内这个事实,甚至让小镇不得不减少了茶叶商户的数量。

 

不可否认,先进的技术、多样的文化给丹寨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与可能,但在诸多外界力量的助推之下,怎样以打动人心的方式,讲述丹寨自身的非遗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在地文化,还是一个漫长的课题。

 

在小镇这个文化的出入口,丹寨到底该如何从自己久远的历史中发掘和编织一个向世界呈现丹寨完整面目的故事?

 

在丹寨万达小镇的第71任镇长、新旅界(LvJieMedia)联合创始人、副总裁赵晓君看来,小镇或许可以通过设置“文化讲解员”和“数字丹寨”这样的线上项目助力解决这个问题。“未来的游客一定是注重体验的,也注重通过旅游来学习、来成长,由文化讲解员引导游客体验非遗文化和民族特色活动,会更大程度上满足游客对于丹寨故事的求知欲;而就像‘数字敦煌’项目用现代化的影像讲述敦煌故事那样,‘数字丹寨’ 能通过线上平台,让游客更加系统的了解丹寨故事。”

 

此外,举办有行业影响力的大规模活动,类似乌镇的国际戏剧节、世界互联网大会等,或许也将在为小镇带来持续关注和人气的同时,让小镇更加包容开放,激活小镇更多的内生动力,为其对外讲述丹寨故事增添一份从容。

 

“希望丹寨万达小镇可以向世界讲好丹寨故事,讲好苗族故事,讲好民族故事”。这位“镇长”在对丹寨的寄语中说道。

 

手记 

 

丹寨万达小镇不仅是万达的首个小镇项目,也是万达在贵州省的第一个项目。2014年底万达集团与丹寨县的脱贫协议签订后,万达集团随即与贵州省在20153月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资600亿元,在贵州省建设一个万达文化旅游项目和10个以上的万达广场。

 

截至20192月,万达官网信息显示贵州省已有3家万达广场开业。随着丹寨万达小镇的诞生和万达广场紧跟其后在贵州多座城市的建设,贵州地级市不知啥是万达的情况已渐成历史。

 

而在丹寨万达小镇,相比在尤公文化馆(云上丹寨影像展馆)静等人们去倾听的故事,灯光闪烁、游戏机音效此起彼伏的万达大玩家似乎更能在第一时间勾起来往游客的注意。新鲜的事物从丹寨万达小镇进入丹寨,丰富了当地人的业余生活,与此同时,在万达调动各方资源与力量的努力之下,丹寨故事是否能够以同等的力度向外输出?

 

 

文化的传承仅靠陈列展示还远远不够,文旅小镇这样一个空间实际上对此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可能。鸟笼小院的员工讲到过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

 

一个参与亲子体验活动的家庭曾在鸟笼小院体验鸟笼制作。制作的是最普通的鸟笼,好动的孩子没多久就失去了耐心,而两个家长在做完之后感慨:“没想到做鸟笼又费时间、又辛苦、还需要巧劲,做到最后手都疼。”临走时他们说,以后到别的地方买手工艺品,再也不会讲价了。

 

当一个小镇能让游客不仅仅看到有别于自己过往生活经验的表象,也对每一种文化背后对应的生活和故事有更多的感同身受时,现代商业社会所谓的“市场”与古老的“非遗”文化之间才真正产生了平等的连接。

 

未来的丹寨万达小镇能否成为这种连接的载体?这将对小镇运营提出极高的要求。但小镇能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也就在于此。差异带来的新鲜感只能让游客对某种文化产生最初的兴趣,让人愿意深入其中并长久停留的东西却必然触及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和共同的命运。归根究底,我们从另一种文化里努力寻找的,是关乎自身困惑的答案。

 

湖南旅游规划

 

在小镇逗留的每一天,街上从不缺少盛装打扮的各少数民族同胞们带来的文艺表演。抵达小镇的当晚,商业街中心的标志建筑——侗族建筑风格的亭子里,侗族大歌引来一众游客驻足围观;离开小镇这天早晨,锦鸡广场前载歌载舞的拦门酒更是令不少摄影爱好者纷纷举着相机一次次按下快门。

 

当围观的人潮散去,这些身着传统服饰的年轻人仿佛仍沉浸在歌舞的欢乐里意犹未尽。那个吹芦笙的年轻人告诉我们,“每首芦笙的曲子都有意思,各有各的好”,而每支曲子的意义和差别,似乎在语言所能表述的范围之外,也在游客的目光和相机还没有触及到的地方。  (文章来源:新旅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