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国际(中国)-登录首页

服务热线:155 7582 8627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研究文章
研究文章

乡村振兴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乡村能否回到原本样子?

        在城市化发展的趋势下,无论是之前的美丽乡村建设要求,还是现在的乡村振兴建设需要,当我们讲到乡村时,一定要看到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周其仁教授有一个说法,叫做乡村发展离不开城市元素的运用,他讲到要善用城市消费力,善用城市智力,善用城市地力。我觉得这一点确实非常重要。

        当我们再把这个现象剖析开来看,中国的乡村发展具有跟其他任何发达国家经验都不相同的客观背景和时代因素,中国的乡村发展必须是一个结合现代技术,与城市互相融合的发展过程。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文旅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认为城市与乡村的连接最直接和广泛的四种方式是:城市人消费乡村产品,乡村消费城市商品,城市人到乡村旅游,乡村人到城市务工。

 

后乡土时代乡村如何振兴?如何做好“回得去和可持续发展的乡村”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城市化而非乡村化。然而,乡村社会发展中将何去何从仍是个问题。乡村发展走向“后乡土”时代又给了我们哪些思考呢?

 

        1. 什么是后乡土?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谈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王老师认为后乡土社会是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在经历了工业和后工业阶段后的提升与回归,人类尊重自然、平衡繁荣,追求和谐共生,是在乡村经历了乡土社会、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转型与变迁之后的又一新阶段。

        农民问题是中国的问题根本,不解决农村的问题民族无法生存,且城市生活离不开乡村空间功能,所以我们仍应该重视乡村的发展。在城市化占主导地位的发展趋势下,王老师认为农村发展很难离开城市元素的应用,并就后乡土转向中的乡村疗愈与成长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2. 后乡土式的乡村疗愈与成长的思考与实践:

      (1) 从“人往高处走”的角度出发: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一种需求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同时会转为另外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也就是说只有提高乡村的生活水平和吸引力满足人们相应的需求,才能给足人们回归乡村生活的理由。否则,就会像周其仁教授所说的那些整天提及乡村情怀的人,喊完嗓子,自己都不待在乡村,也没有理由让别人待在乡村。

       (2) 遵照综合集成与重点引导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系统化的中医疗愈方式:乡村发展应该系统地考虑产业、环境、文化等多方面要素,找到根源所在,集成决策。

      (3) 遵从当代科技创新与传统智慧继承融合发展的原则: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关键看怎么利用。农村的后乡土发展,不应该完全摒弃传统,也不应该完全拒绝科技,而应该有选择地将保留传统与利用新科技相结合,做到兼容并包、和谐发展。

      (4) 明晰乡村“回得去”与“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应重视房屋、基础设施、社区环境、乡村治理、农业体系、自然教育、中医疗愈、旅游相关产业体系发展等系列问题,乡村生活也应体现现代性、高品质,能够愉悦身心,具有发展潜力与空间,这是乡村“回得去”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所在。否则,人们也只是短暂的停留,就如梅静很真诚地谈到:“我并非完全离开北京,且等溪溪长到学龄。”

 

后乡土时代乡村如何振兴?如何做好“回得去和可持续发展的乡村”

 

        3.不解决农村的问题,民族无法生存

        不解决农村的问题,民族无法生存。中国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农民问题。在中国每一年的一号文件里面讲的都是农民、农村、农业的问题。乡村是所有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比如我们大家都感同身受的空气质量、食品安全、健康与教育等方面,空气、水源、土壤、食品、教育、健康、休闲、文化等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从一个国家的程度来说,乡村与城市之间存在着正义与公平,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写到“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如果有一个能够脱离对方而单独存活的话,那存活下来的一定不是城市,而是乡村!”对于这句话,我想大多数人都是认同的,因为在城市里面生存连吃的东西都解决不了,更不要谈独立生活,所以在城市和乡村这两个相互依存的部分之间,如果我们给它进行一个是非分明的一刀切,那么乡村可以有序发展,而城市不行。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文旅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认为要真正解决“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问题,就必须结合城市消费需求,做“回得去的乡村”和“可持续发展的乡村”。

 

        4.旅游是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城市规划学的角度来说,城市有四大功能:居住、工作、交通、游憩。在游憩这个方面,乡村承担着非常大的功能性作用。游憩是城市生活链接乡村空间的重要方式,乡村状况关系每个人的生命品质。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智慧与生活美学,乡村的自然生态属性、美学特征、产业系统和以农耕文明为代表的生命智慧,是乡村最强大的吸引力所在,这是城市人到乡村旅游的必要理由。

旅游导向型新型城镇化是促进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导向型城镇化的表达,不在于在乡村建设多少的建筑物,而在于保持农村产业功能、乡村生态环境和美学空间的同时,还能让这个空间具有城市品质的生活基础设施配套、多元产业的发展空间、高品质的服务配套。

 

后乡土时代乡村如何振兴?如何做好“回得去和可持续发展的乡村”

 

        5.全域旅游是中国乡村振兴的推手

        全域旅游有三个核心特点。

        首先,需求升级。从旅游到游憩,从旅行到旅居,从游赏风景到体悟生活。全域旅游成为推动乡村升级的客观市场需求,其中包含了观光、度假、休闲、会展、游学、旅居、养老等诸多内容。

       其次,边界模糊。泛体验、泛旅游、泛休闲,全视野、全时段、全产业、全社会、全市场。

       最后,具有强大的综合效益,是引导地方高品质综合发展的良好途径。

        在这样的情况下,旅游出于生活,旅游体验生活,旅游成就生活。生活逻辑下全域旅游要求乡村发展有生态安全的人居环境,品质保证的设施配套;基于本土的乡村产业,富有特色的真实生活;区别城市的空间美学,链接自然的生命模式;获得成长的体验内容,充满智慧的文化启迪。不是涂脂抹粉,而是对乡村进行真实的、全面的、根本性的提升。

 

后乡土时代乡村如何振兴?如何做好“回得去和可持续发展的乡村”

 

        6.“回得去”与“可持续发展”的六个关键问题?

        一是具备必要现代设施和一定舒适度的居住房屋,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二是要保证品质的基础设施供给(水、暖、电、通讯),现在社会如果没有网络,很大一批人都不会去了;

        三是乡村环境与乡村治理;

        四是有机循环农业体系构建与垃圾分类回收;

        五是自然教育与中医疗愈为核心的乡村配套,如果我能把基础设施和自然教育及中医疗愈做好,甚至于城市里的人都能够回到乡村去,这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

        六是结合旅游与产业体系发展空间,是引导做后乡土的一个基点。

友情链接: